黄埔区:AI赋能,新型工业化“新天地”

元描述: 黄埔区以“AI赋能新型工业化”为战略,通过产业扩支撑、育新机、促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数实融合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造“万亿制造”的产业格局,开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天地。

吸引人的段落: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这个曾经的工业重镇,如今正在经历一场由“AI赋能”引发的深刻变革。告别传统工业模式,拥抱数字经济浪潮,黄埔区以“AI赋能新型工业化”为战略,立志打造“万亿制造”的产业格局,开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天地。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再到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黄埔区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引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与此同时,该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群,并通过数实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广州“最强潜力股”,黄埔区拥有先进制造的先端优势、科技创新的先进优势、数实融合的先行优势。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时代背景下,黄埔区正以敢为人先、敢比人“新”的精神,抢先开辟新型工业化“新天地”,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黄埔力量。

发展力:产业扩支撑、育新机、促升级

黄埔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呈现新技术“多线推广”、新设备“多点应用”、新产品“多域开发”的趋势特征,这正是该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列”的核心驱动力。

高端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高端装备制造是黄埔区近年来的重点培育产业之一。该区的高端装备产业涵盖加工装备、测控装置以及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等多个领域,产业规模已达百亿级。其中,机器人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区内集聚了42家相关企业,产值约占广东省的五分之一。

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夯实智能制造基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认为,黄埔区在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细分领域优势明显,有的企业已经实现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为广州智能制造夯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黄埔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该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过了50%。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产业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加速孵化,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未来产业方面,黄埔区也早有部署。“低空10条”、新型储能专项政策相继出台,推动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领域产业在黄埔区加速孵化。目前,该区已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约50家,营收产值规模超130亿元,亿航智能成为全球eVTOL行业首个集齐民用航空器适航“三大通行证”的企业。在新型储能领域,TCL中环、孚能科技两大双百亿级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广州蓝色能源研究院成功落地,区内已聚集20余家新型储能重点企业,涵盖储能材料、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

传统优势产业:蝶变新生,焕发新的活力

黄埔区并没有忽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该区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强化现有优势,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

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增长点

曾经,燃油车是黄埔区经济“老三件”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形成了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及配套零部件完备的产业链,汽车产业占该区工业总产值近20%。

面对燃油车产业式微的挑战,黄埔区聚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科技化转型升级。随着小鹏汽车投产、广本新能源扩产,2023年黄埔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2万辆,同比增长6.2倍。新能源汽车成为该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认为,黄埔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有着显著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年来,该区持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并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这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创新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黄埔区“广州‘工业一哥’”称号的背后,科技创新的力量功不可没。当前,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成为该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增量”。

研发投入力度:全国开发区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埔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决心和实力,首先体现在研发投入力度上。根据《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3)》,黄埔区科技创新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一,创新资金投入、财政科技支出等9项指标得分均位列各区之首。放眼全国,黄埔区全社会6.65%的研发投入强度,也是稳居全国开发区首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科技自主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黄埔区就超前布局战略科技设施。如今,该区建立起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战略引领,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中心、慧眼大设施工程为核心,以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实验室和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高新区。超过1300家高端研发机构成功落地,使黄埔区在新型研发机构的集聚度及创新能力上均位于全国前列。

产业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为了解决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定价难题,黄埔区由特定单位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多方共同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并探索激励机制,将创新资源导入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目前,黄埔区正在推进建设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完成5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现20个项目投产。

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坚实力量

黄埔区瞄准“专精特新”路径,强化梯度培育,打造“链主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铸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政策扶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

黄埔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专精特新”专项政策,从落户投资、成长壮大、研发创新、金融扶持、优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

企业集群:打造产业链的“配套专家”

目前,黄埔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8家,占全市50%;国家级单项冠军23家,占全市74%;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占全市60%;上市企业达87家,位居广州市第一、全国经开区首位。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坚实力量。黄埔区着力支持中小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产业链的“配套专家”。

竞争力:在数实融合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据要素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数实融合也成为黄埔区的强大竞争力。该区的数据资源正通过市场配置,不断注入实体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数据资源:打造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价值

黄埔区目前集聚了工业企业7186家,工业体系较为健全。在此基础上,生产环节所产出的海量公共数据,经过采集与清洗,可加工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流入数据交易市场。

数据领域挖潜: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黄埔区在数据领域的挖潜步伐全市领跑。该区成立了广州市首个数据要素行业协会,并有4家区内企业取得省数据经纪人试点,完成广州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此外,该区出台的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算力算法10条”,首次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通了数字经济“要素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通道。

垂域数据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垂域数据大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是黄埔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重要突破口。例如,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已在交通流量管理、路况监测、智能导航、应急调度等方面广泛应用;南方电网发布的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实现了人工替代率80%。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点、线、面”三维推进

有了“数据领跑”的先发优势,黄埔区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后劲不断增强。

“点”上:单台设备改造,开展“机器换人”

以立景创新为例,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自动执行重复任务,有效降低出错率。

“线”上:生产线升级,建设数字化工厂

例如,鲁邦通依托数字孪生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一条实现生产、测试、检验发货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助推企业精益化管理。

“面”上:系统集成,实现工厂智能化升级

就比如燕塘乳业的乳业智慧生产数字化工厂,通过建立一体化数据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奶制品生产、仓储、销售数据协同管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

“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标杆

目前,黄埔区已有41家企业成功入库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占全市三分之一;燕塘乳业、高新兴122家企业完成了“四化”诊断工作,超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累计打造兴森快捷、明珞装备等39个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1家“全球灯塔工厂”。

人工智能产业化:开辟新型工业化新赛道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指出,黄埔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工业软件结合领域,赋能工业生产智能化升级成效显著。未来该区需要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开辟新型工业化的新赛道,并继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中,以达到降本增效,真正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数说黄埔数智之基

  • 累计建成5G基站8099个
  • 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接入二级节点共56个,接入企业数33053家,标识注册量675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260.1亿次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
  • 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
  • 集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或平台7家
  • 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过700家,产业规模超800亿元
  • 集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超380家,营收规模超540亿元
  • 集聚信创企业64家,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常见问题解答

1. 黄埔区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黄埔区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跃升、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2. 黄埔区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黄埔区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群,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3. 黄埔区如何利用数据要素推动数实融合?

黄埔区通过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开发垂域数据大模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实融合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4. 黄埔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黄埔区已形成百亿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8家,累计打造39个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1家“全球灯塔工厂”,取得了显著成果。

5. 黄埔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

黄埔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面临着如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如何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等挑战。

6. 黄埔区未来将如何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黄埔区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结论

“AI赋能新型工业化”为黄埔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区通过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数实融合,正积极打造“万亿制造”的产业格局,开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天地。黄埔区将继续以敢为人先、敢比人“新”的精神,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黄埔力量。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出品